近年来,随着客户需求的转变,“封套加活页”的宣传样本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,取代了整册装订的传统画册。
一、封套的设计特点
封套通常采用200克以上的铜版纸或白卡纸进行印刷,封面与封底会覆上一层薄膜,以增强其耐用性。其内侧则设计有单面或双面的纸兜,这些纸兜的尺寸灵活多变,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单张彩页、文件或报告的夹放需求。此外,纸兜的外侧还预留了插名片的缝隙,使得名片能够轻松地插入其中,实现便捷的名片交换功能。更有一些创新的封套设计,其纸兜被特别用来插入光盘,从而进一步提升宣传的立体感和互动性。
二、封套的类型
封套的种类繁多,其中常见的包括热熔胶封套和PVC封套等。热熔封套,一种在热熔装订机上使用的产品,采用树脂原料作为装订材料,通过预先在书籍处设置热熔胶来形成书皮,从而构成“热熔封套”。
三、封套的尺寸
在印刷过程中,封套的尺寸通常选择6开或4开。为确保所插内容能够顺畅地放入,封套的尺寸一般需略大于所插物的尺寸。若所插内容较多,还需额外考虑留出适当的厚度。
四、封套的纸张选择
封套一般选用较为厚实的纸张,如200g、250g或300g等,以确保其结实耐用。纸张类型方面,铜版/哑粉纸、卡纸或艺术纸等都是常用的选择。而其一般尺寸为220mm×305mm,便于印刷和制作。
五、封套的印刷工艺
封套印刷多采用胶版印刷方式,这种印刷方式具有色彩鲜艳、细节清晰的特点。在印刷前,通常需要先进行出片处理和打样,以确保最终印刷效果符合设计要求。
封套的印后加工工艺具有其独特性,主要分为两大类:必要加工工艺和非必要加工工艺。这些工艺的选择,取决于封套的具体属性和设计要求。
六、必要加工工艺
封套的结构中,有一个显著的特征,那就是其内置的纸兜,通常被称为“舌头”,这一设计用于装载文件。在制作过程中,这个纸兜的形成必须经过“折页”和“糊”这两道关键的工艺流程。
1、折页。通过机械的辅助,在纸张或裁纸上预先压出改变纸张形态的痕迹,从而方便进行折叠。
2、糊。这是将印刷品粘合定型的工艺步骤。粘合剂的选择、粘合强度以及使用环境,都会影响糊的质量,因此糊的质量可分为一般与高档两种情况。
七、非必要加工工艺
这些工艺主要用于提升产品的外观美感,包括常见的加工技术如:烫金、UV涂装等。
1、覆膜。此工艺涉及将塑料薄膜涂上专用粘合剂,再经加热、加压,使薄膜与印刷品牢固粘合。覆膜后的印刷品,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,触感更平滑,光泽度和色彩牢固度显著提升,图文色彩更为鲜艳并呈现出立体感。此外,产品还具备防水、防污、耐磨耐折及耐腐蚀等多重功能。
2、上光。高档印刷品中常见的工艺,即在印刷品表面均匀涂覆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,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。此工艺不仅保护了印刷品,还显著改变了其外观质感和视觉效果。
3、起鼓。又被称为凹凸压印,通过紧密配合的凹版和凸版夹合印刷品,在压力作用下,使印刷品表面呈现出与凸版相似的图文或花纹,赋予印刷品强烈的浮雕感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种工艺通常需要单独计价,在核算印刷品成本时务必予以考虑。
转载:互联网
